高精度配比泵(用于精確控制多種流體按比例輸送,常見于化工、制藥、食品等行業)長期閑置時,其精密部件(如泵腔、密封件、傳動系統、計量機構)易因介質殘留、環境侵蝕或長期靜置導致性能退化,需針對性保養核心部件。以下是需重點保養的部件及措施:
一、流體接觸部件(防止腐蝕、堵塞與結垢)
泵腔與葉輪/柱塞
風險:若閑置前未徹底清洗,殘留的流體(尤其含顆粒、高粘度或腐蝕性介質)會固化、結晶或腐蝕泵腔內壁,導致葉輪卡滯、柱塞磨損,影響下次啟動的計量精度。
保養措施:
徹底清洗:用清水或與介質兼容的溶劑(如酒精、專用清洗劑)循環沖洗泵腔,直至排出液無殘留(尤其針對含鹽分、有機物的介質);
干燥處理:沖洗后通入壓縮空氣吹干內部水分,或拆開泵體自然晾干(避免潮濕環境下金屬部件銹蝕);
防腐保護:對金屬泵腔(如不銹鋼、鑄鐵),可注入少量防銹油(如食品級防銹油,適用于食品行業),轉動泵軸使防銹油均勻覆蓋內壁,再排出多余油液。
單向閥與閥門組件
風險:單向閥的閥芯、閥座若殘留介質,易粘連或結垢,導致閥門關閉不嚴、流量波動,破壞配比精度。
保養措施:
拆解清洗:拆下單向閥、球閥等部件,用軟毛刷清理閥芯與閥座的殘留雜質,避免劃傷密封面;
功能測試:清洗后手動檢查閥芯靈活性(如彈簧是否復位順暢),必要時涂抹少量食品級潤滑脂(針對非腐蝕性工況);
密封保護:組裝后用塑料膜包裹接口,防止灰塵進入。
二、密封系統(防止老化、硬化與泄漏)
軸封與密封圈
風險:機械密封、O型圈(材質多為丁腈橡膠、氟橡膠)長期靜置會因氧化、溫度變化導致彈性下降、硬化開裂,尤其接觸過油脂或溶劑的密封件,老化速度更快。
保養措施:
檢查狀態:拆解后觀察密封件是否有裂紋、變形,若輕微老化可涂抹專用密封脂(如硅基潤滑脂)延緩老化;嚴重老化需直接更換;
環境控制:存放時確保環境干燥(相對濕度≤60%)、溫度穩定(10~25℃),避免陽光直射(防止橡膠件加速老化);
組裝保護:若拆解后重新組裝,確保密封面清潔無劃痕,按規定扭矩擰緊壓蓋(避免過緊導致密封件變形)。
隔膜(針對隔膜式配比泵)
風險:橡膠或PTFE隔膜長期處于拉伸或壓縮狀態,易產生永久變形,導致計量精度下降或破裂。
保養措施:
復位處理:閑置前將隔膜調整至自然狀態(非工作位置),避免長期受力;
避光存放:PTFE隔膜雖耐化學性強,但易受紫外線老化,需用遮光罩或紙箱覆蓋;
定期檢查:每3個月手動操作泵體,使隔膜輕微活動,防止粘連。
三、傳動與驅動部件(防止卡滯、銹蝕與潤滑失效)
齒輪/蝸桿傳動機構
風險:齒輪嚙合處若殘留介質或灰塵,長期閑置會導致銹蝕、卡滯;潤滑脂干涸會加劇磨損,影響轉速穩定性(配比泵對轉速精度要求極高)。
保養措施:
清潔潤滑:用煤油清洗齒輪表面,擦干后加注適量專用齒輪油(按廠家推薦型號,如食品級潤滑油),手動轉動傳動軸使油脂均勻分布;
防銹保護:對暴露的齒輪軸、鍵槽等金屬部件,涂抹防銹油并包裹防銹紙;
避免受力:存放時確保傳動系統處于無負載狀態,齒輪無嚙合應力。
電機與軸承
風險:電機繞組易受潮發霉,軸承潤滑脂干涸會導致啟動異響、卡軸,尤其高精度伺服電機,微小故障即影響配比精度。
保養措施:
電機防潮:斷開電源,拆除接線端子并包裹絕緣帽,電機外殼噴涂防銹漆(針對外露金屬部分),整體用防潮罩覆蓋,內部放置干燥劑;
軸承維護:每2~3個月手動轉動電機軸1~2圈,使軸承滾子均勻受力,避免長期靜止導致滾子壓痕;若軸承為開放式,可補充少量潤滑脂;
電氣保護:控制柜內的接觸器、繼電器等元件,需定期通電(每1個月通電30分鐘),利用自身熱量驅潮,防止觸點氧化。
四、計量與控制部件(防止精度漂移、傳感器失效)
流量傳感器與計量葉輪
風險:電磁流量計、渦輪流量計等傳感器的探頭若附著雜質,會導致信號漂移;計量葉輪(如齒輪流量計的轉子)長期不動易粘連,影響計量精度。
保養措施:
傳感器清潔:拆下傳感器探頭,用軟布擦拭感應面(避免劃傷),檢查接線端子是否氧化(可涂抹導電膏);
葉輪活動:每周手動轉動計量葉輪1~2圈,清除可能的粘連物,確保轉動靈活;
校準保護:閑置前記錄傳感器零點參數,存放時避免劇烈震動(防止內部元件位移)。
控制器與顯示屏
風險:PLC、觸摸屏等電子元件受潮會導致電路短路,電容老化會影響控制精度,按鈕、旋鈕長期不操作易卡滯。
保養措施:
斷電存放:斷開主電源,拆除電池(若為可更換電池),防止漏液腐蝕電路板;
環境防潮:控制器放置于干燥、通風處,可裝入密封箱并放置硅膠干燥劑(每月更換);
定期通電:每1~2個月通電一次(空載運行),檢查顯示屏是否正常、按鈕是否靈敏,防止電容失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