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精度計量泵(如柱塞式、隔膜式計量泵,常用于化工、醫藥等領域精準輸送流體)長期閑置時,其核心部件(如密封件、傳動機構、流體通道、控制系統)因材質特性(金屬、橡膠、精密塑料等)和結構精密性,易受環境影響導致性能退化。需重點保養以下部位:
一、流體接觸部件:防腐蝕、防堵塞
泵頭與閥組
清洗與排空:閑置前必須徹底清洗泵頭(包括吸入閥、排出閥、腔體),清除殘留介質(尤其是腐蝕性、易結晶、粘稠的流體,如酸堿、漿料),避免介質固化堵塞流道或腐蝕金屬內壁(如不銹鋼泵頭的晶間腐蝕)。清洗后用清水或惰性溶劑(如酒精)沖洗,確保無殘留,最后排空腔內液體。
防銹與密封:對金屬泵頭(如316不銹鋼),清洗后擦干并在內壁涂抹薄層食品級防銹油(避免使用腐蝕性油脂);非金屬泵頭(如PTFE)需避免陽光直射,防止老化開裂。吸入/排出接口用堵頭密封,或套上防塵帽,防止灰塵、濕氣進入。
隔膜/柱塞組件
隔膜保護:隔膜式計量泵的隔膜(如PTFE、橡膠材質)需處于無壓力狀態,避免長期拉伸或擠壓導致疲勞變形;若為橡膠隔膜,需在表面涂抹滑石粉防止粘連,遠離臭氧源(如電機、高壓設備)避免老化。
柱塞與密封件:柱塞式計量泵的柱塞表面(通常鍍鉻或陶瓷涂層)需清潔后涂抹專用潤滑脂,防止銹蝕;柱塞密封件(如V型圈、O型圈)若為橡膠材質,建議拆下單獨存放于陰涼干燥處(避免與油品接觸導致溶脹),重新安裝時更換新密封件更佳。
二、傳動與驅動系統:防卡滯、防老化
齒輪/蝸桿傳動機構
潤滑保養:檢查傳動箱內潤滑油(通常為齒輪油或專用潤滑油)的油位和狀態,若油液渾濁需更換新油(按說明書型號),確保齒輪、軸承等部件表面形成油膜,防止長期閑置導致銹蝕或干摩擦。手動轉動電機軸或傳動輪1-2圈,使潤滑油均勻分布。
防異物侵入:傳動箱通風口需加裝濾網,防止灰塵、水汽進入;若為開放式傳動(如皮帶輪),需覆蓋防塵罩,避免皮帶因長期拉伸或受潮老化(橡膠皮帶需避免陽光直射)。
電機與調速部件
電機防護:斷開電源,電機接線端子需用絕緣帽密封,防止受潮短路;電機軸承若為含油軸承,需保持水平放置,避免潤滑油流失;若為滾珠軸承,可加注少量潤滑脂(避免過多導致高溫)。
調速系統:變頻調速或機械調速部件(如potentiometer電位器、齒輪箱調速手柄)需清潔表面灰塵,活動部位(如調節旋鈕)可滴加少量縫紉機油(避免使用黏稠油脂),防止卡滯;電子調速模塊(如PLC、變頻器)需存放在干燥環境,避免冷凝水損壞電路。
三、密封與連接部位:防泄漏、防松動
靜態密封點
檢查泵頭與傳動箱連接面、法蘭接口等處的密封墊片(如丁腈橡膠、PTFE墊片),若有老化跡象(變硬、裂紋)需更換;連接螺栓需按規定扭矩復緊(避免長期振動松動),螺紋處可涂抹防松膠(如樂泰243)。
管路與附件
拆卸吸入/排出管路,兩端用盲板密封,管路內排空并清潔后存放(金屬管路需防銹處理,塑料管路避免受壓變形);止回閥、過濾器等附件需拆解清洗,濾芯需更換或干燥保存。
四、控制系統與儀表:防受潮、防失靈
計量精度相關部件
沖程調節機構(如手動調節旋鈕、電動執行器)需清潔后潤滑,確保調節順暢,刻度指示準確;編碼器、傳感器等電子元件需用防潮袋包裹,避免受潮導致信號漂移。
壓力表、流量計等儀表需拆下單獨存放(避免受壓損壞),指針式儀表需水平放置,防止指針卡滯;電子儀表(如數顯流量控制器)需斷電后取出電池,防止漏液損壞電路。
電氣柜與線路
控制柜內用壓縮空氣清理灰塵,接觸器、繼電器觸點涂抹導電膏防止氧化;線路接頭用扎帶固定,避免松動,破損絕緣層需包扎修復;長期閑置需關閉柜門,放置干燥劑(如硅膠),每月檢查一次防潮狀態。
五、整體存放與定期維護
環境要求:存放于干燥通風的室內(相對濕度≤60%,溫度5-35℃),避免露天、腐蝕性環境或陽光直射;泵體需水平放置,底部墊木板防潮,大型計量泵需固定地腳螺栓防止傾倒。
定期檢查:每月轉動傳動部件1次,每3個月檢查油液狀態和密封件彈性,每6個月通電測試電機和調速系統(短時間運行,無負載),確保無卡滯或異響。